400-154-4658
400-154-4658
时间:2023-07-18 23:21:35
emc易倍体育官方网站2023年7月,第十六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值此盛会召开之际,第八届“中国法律实证研究年会”暨第三届“比较视野中的法律、法院与法官”学术研讨会于7月5-6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四川大学法律实证研究所、《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办,由北京法意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会议以新文科建设为背景,立足于交叉学科的交流融合,从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视角出发,探索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逻辑、制度发展和理论建构。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诸多学术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数百位来自学界和业界人士在线参与。
会议进行到7月6日,第六单元的主题是“法律实践与实证研究”,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杭平主持,三位与会嘉宾发表了主旨演讲。(本期同时推送白建军、左卫民两位老师的主旨演讲,其他三位主旨演讲我们将在文章正式见刊后推送。)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白建军作了题为“作为实践理性的法律”的主旨演讲,他点出法律是人在能动实践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法律适用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完全复原真相,诉讼主体的认知、价值、局限性影响其对案件的认知。不同的参与者依据自己的利益主动选择陈述或不陈述案件事实,并将主观性植入并重塑案件事实,最终影响法律适用结果emc易倍体育官方网站。法律是实践理性,所以我们不能忽视法律实效的问题,同时法学研究的视野也不能仅局限于法律条文的解释,需要追求大量经验背后的一般性。法教义学对一些问题保持沉默,而解决这些问题正是法实证研究所背负的使命。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左卫民以“刑事法官如何使用证据:实证研究与理论反思”为题作了主旨演讲。左教授通过判决书研究证据,分析中国刑事法官认定事实的实践过程,发现在中国法官的事实认定模式多元化。已有研究多为现象式和个案式探讨,法官证据使用模式的普遍特点有待实证经验考究。研究发现,现实中法官对证据的分析并不足够,拼图模式为主流模式;具争议或重大案件中会使用拼图模式与印证模式结合的综合性证据使用方式。左卫民教授指出emc易倍体育官方网站,综合性证据使用方式是对司法实践中证据使用观察后的得到的初步结论,仍有待更为深入的理论研究。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魏建作了以“破坏金融秩序犯罪与企业融资约束”为题的主旨演讲。他提出,法律决定地区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但当破坏金融秩序犯罪频发时,企业外部融资会受到什么影响仍不清楚;金融犯罪的影响备受关注,却缺少足够的实证证据证明影响机制和范围。魏教授利用中国裁判文书网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刑事一审判决书,测度地级市层面的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率,以识别破坏金融秩序犯罪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率越高的城市,当地企业的融资约束越严重。当地区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率升高时,企业的关系型抵押品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明显减弱,但正规抵押品不会受到类似影响。
第七单元的主题是“社会正义与司法判决”,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彭小龙主持。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候选人黄京磊汇报了他与清华大学的谢丹夏老师以及徐欣祯和李若菲两位同学的合作研究。他们分析了拐卖妇女、儿童案件量刑中的地域保护和地域歧视问题。利用中国裁判文书网2008年至2022年判决的拐卖案件裁判文书,研究发现,不论从刑期还是获得缓刑的概率角度来看,法院均会对特定地域的被告人施以情节以外更高的刑罚,且东部地区法院对西部地区被告人的司法歧视尤为显著。该结果排除了本地保护等竞争性解释的可能。
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剑源报告了他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武佳同学的合作研究。论文从案由为婚约财产纠纷的案件入手,在对案例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了虽然存在定性差异但最终结果却较为类似的“殊途同归”现象,以及司法实践中定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对司法辐射效应生成的影响。他指出,要做到准确定性,需要对事实的本体面向有密切关注,同时也需要对定性过程中所会形成的影响和所会传递出的信息有全面把握。定性在连通事实与规范上起着关键性作用,决定了法律调整的边界,同时也影响了规范的准确适用和规范目标的实现。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冯煜清报告了他与上海交通大学曾瑜老师的合作研究。论文首先建构了感知正义的内涵,然后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06年至2019年间6次调查共55075个样本数据,研究了诉讼经验(司法案件)如何影响公众的司法公平正义感知。实证结果表明,2006-2019年间,中国民众对司法和执法公正总体持正面评价;民众对司法公平正义的感知呈U型趋势,诉讼经验对感知司法正义产生负向效应;诉讼经验对感知正义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可以从国家法律观、场景法律观、个人诉讼体验三个角度解释。
山东大学法学院博士后丁瑶汇报了她与特拉华大学孙懿贤老师、韦恩州立大学吴瑜宁老师、贝勒大学赵芊蔚老师的合作论文。研究基于中国法官的调查数据,评估了法院组织公平在司法运行中的有益效果,分析了法院组织公平与法官与当事人紧张关系之间的直接关联性,以及二者通过法官对当事人的信任感和外部程序正义之间的间接关系。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表明,法院组织公平有助于培养法官的外部信任感、增进司法程序正义,直接或间接通过司法程序正义缓解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法官的行为相对于法官的态度更有助于缓解其与当事人的紧张关系。经验丰富的法官和女法官相对于经验不足的法官、男法官更倾向于以公正的程序对待诉讼当事人。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后李怡爽在点评时指出,裁判文书等大数据的公开为司法相关的研究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关于司法相关研究更应从社会背景中来并且理解判决对社会价值观和人民福利等更深远的影响。第一篇文章对话了司法判决中的各类偏见,强调了与美国等西方文献不同的中国的司法地域差异。首先用大数据印证了直观的、与常识相符的现象,主要的实证发现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拐卖妇女儿童罪的量刑,其中最主要的变量是户籍地,东部地区的司法歧视更为严重。对此,李老师提出如下建议,可以作为延展的方向。一是从样本本身出发,是否存在选择性偏差,是否存在未立案导致样本缺失,从而对现有的结论造成影响;二是从实证分析出发,可以加入被拐卖的时间,或者说是从被拐出到案件立案以及破获之间的时间这样的控制变量,一方面体现了公安破案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是对被拐人及其家庭精神压力的增加,可能是影响量刑的因素;三是从对总体福利的影响出发,是否可能因为东部地区对潜在罪犯量刑的加重,从而增加犯罪成本,进一步减少将该地区作为拐入地的犯罪案件量。对于第二篇文章而言,李老师认为最触动的一点是天价彩礼案件的判决看起来是殊途同归,但是正是中间过程中如何给案件定性,为什么很大程度都认定为附条件赠与,这传递出不应当被忽略的信息。文章随机选取的4个省份,可能有较大的经济以及风俗习惯的差异,在文章中可以给读者更多的背景资料。在研究设计上,回归表格是对法院月份的面板数据,可以以每一份裁判文书为观测单位,研究界面数据或者做稳定性检验,从而加入更多控制变量,例如案件是一审还是二审,以及法官的相关信息、从立案到判决的时长等基本特征。对研究发现而言,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以及同级兄弟法院之间有辐射影响,文章可以增加对该机制的解读emc易倍体育官方网站。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助理教授吴雨豪在点评时指出,冯老师的文章“感知正义”的研究帮助我们重新理解“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为理解舆论和民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更加理性的分析径路;从场域视角理解和分析感知正义,为特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政策视角。对这篇文章,吴老师提出了如下疑问和建议:一是CSS的数据需要更加详细的介绍;二是“知情祛魅”的发现是否可能有其它解释;三是回归方程中需要对不同层级的自变量进行处理;四是在没有平行性检验的情况下,2013年之后的差距缩小,能否认为是制度的作用,还是仅仅是一种均值回归。对第四篇文章,吴老师认为论文具有国内和国外的双重理论贡献,国内角度是从司法行政的视角理解法官的决策,国际角度是从另一个视角丰富 courtroom workgroup theory。文章还运用路径分析的方式寻找变量之间的路径联系。对这篇文章,吴老师提出了如下疑问和建议:一是当因变量为 perceived tension时,self-development theory 和general strain theory的解释力能否令人信服;二是在路径分析时,是否有必要加入trust in litigants这样一个中间变量;三是回归方程中需要加入court-fixed effect;四是问卷的质量需要在文章中说明。